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长椿路11号国家大学科技园C1A1楼
电话:400-717-6600
邮箱:www.hnrlyczyk.com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潜力不断被证实,并逐渐得到认可。随着临床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在多个疾病领域形成了专家共识,或被写进疾病治疗的专家共识当中。业内专家学者共同探索了干细胞在多个疾病领域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安全有效应用的路径共识。
本文汇总目前可查阅到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相关的专家共识,帮助大家了解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疾病治疗领域的专家建议。
01
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专家共识
DOI:10.3760/cma.j.cn141217-20210923-00381
2022年1月,《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发布了由国内风湿免疫学领域众多专家共同完成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专家共识》。
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治疗SLE患者安全有效。为了规范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专家组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SLE的适应症、用法、输注次数及细胞数、输注前用药及输注后合并用药以及在合 并妊娠、感染和肿瘤等情况时的应用制定了推荐意见。
这次《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专家共识》的发布,规范了MSCs治疗SLE的基本原则、开展MSCs临床治疗的必备条件、MSCs的质量标准以及MSCs使用的来源、剂量、疗效判断等诸多细节,为未来开展相关临床试验及临床应用提供高级别证据。
共识原文:http://rs.yiigle.com/CN141217202201/1348291.htm
02
间充质干细胞写入
中国2021“慢性GVHD”专家共识
2021年,《中华血液学杂志》发表了《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此次专家共识中,针对cGVHD的预防主要有移植物来源选择、免疫抑制药物以及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MSC)
MSC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的多功能细胞,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使其在移植免疫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MSC防治cGVHD的机制尚待明确。研究表明,MSC可通过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增殖活化,调控Th1/Th2比例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也可通过上调CD27+记忆B细胞数量、降低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BAFF)水平和促进B细胞表面BAFF受体表达而诱导免疫耐受。研究发现,经MSC治疗的aGVHD患者后期cGVHD发生率降低。MSC输注的最佳剂量、最佳时间、最佳疗程仍需临床探索。有报道显示,在造血重建稳定后给予MSC输注(1×106/kg每月1次,共4次)可有效预防单倍型移植cGVHD的发生。
共识原文:http://rs.yiigle.com/CN121090202104/1319147.htm
03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
2021年,《传染病信息)》杂志发表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对间充质干细胞治COVID-19提出了建议,包括了患者的选择、细胞输注的准备、细胞输注的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疗效评价指标等。
并提出了实施要求:
基于上述共识并结合 MSC 治疗 COVID-19 的前期研究结果,为了提高 COVID-19 的救治效果、减少并发症,建议在 COVID-19 定点收治医院并按照国家有关管理办法开展 MSC 治疗。相关标准可参照《药品管理法》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总局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或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总局联合制定的《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共识原文:http://www.crbxx.mil.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10202&flag=1
04
干细胞移植规范化
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专家共识
2005年,德国学者首次将干细胞用于肝病治疗,证实干细胞可以促进肝脏再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探索研究。
2014年,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学组发布了我国第1个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专家共识。
2021年,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学组颁布《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专家共识(2021)》。
为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我国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对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进行论证,更新共识,以期对今后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肝硬化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该共识囊括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应用规范以及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研究重点。
共识原文:http://www.lcgdbzz.org/article/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0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