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长椿路11号国家大学科技园C1A1楼
电话:400-717-6600
邮箱:www.hnrlyczyk.comINTRODUCTION
慢性伤口定义为伤口在3个月内未愈合,通常伴有持续的炎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常见于高龄,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慢性伤口可分为动脉、静脉或糖尿病溃疡以及压疮。
慢性伤口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慢性伤口(因皮肤再生失调导致)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大临床难题。流行病学显示:波兰约50万患者,美国460万患者,发达国家约1.5%人口患病(60岁以上人群升至3%)。
临床需求与治疗困境:组织修复机制尚未完全解析,现有疗法效果有限。随着糖尿病/老龄化加剧,全球治疗负担陡增(如美国年耗资超250亿美元)。
间充质干细胞(MSCs)展现出的应对潜力,为慢性伤口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曙光!
发表在《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杂志的一篇系统综述,回顾了2000年到2019年间干细胞临床应对慢性不愈合伤口的研究文献。分析发现,20余年间,多种干细胞技术已被用于应对各种病因的慢性伤口。
临床数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可以靶向多个生物进程来促进伤口愈合。而且,截至目前,超过1000例临床数据均没有显示有任何MSC相关的严重副作用。
MSC是皮肤再生的关键成分,通过以下机制促进愈合:
旁分泌作用:分泌促上皮化、血管生成、肉芽组织形成和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因子。
免疫调节:抑制过度炎症,促进修复微环境。
抗菌作用:增强免疫细胞的杀菌能力、分泌抗菌肽(如LL-37)、可能的直接杀菌活性(体外研究证实)。
案例一
30只DFU模型大鼠分为hUC-MSCs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6天,治疗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26.3±2.4 vs 3.8±0.3 mm²,P<0.01),表明hUC-MSCs静脉移植可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
案例二
59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接受脂肪干细胞(ASC)治疗(n=30)或聚氨酯膜治疗(对照组,n=29),随访12周。第8周:ASC组73% vs 对照组47%实现完全愈合;第12周:ASC组82% vs 对照组53%完全愈合;中位愈合时间:ASC组28.5天 vs 对照组63天(Kaplan-Meier分析)。
案例三
间充质干细胞减轻皮肤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效果:MSCs组再灌注3天后的创面面积仅为对照组的50%,且1-10天内创面始终更小(p<0.01);愈合加速:MSCs组完全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1.6天 vs 12.8天,p<0.01)。结论:MSCs可能通过促进创面修复抑制压疮形成。
图3:注射的 MSC 可防止皮肤 I/R 损伤小鼠模型中的 PU 形成。(A) 再灌注后 3 天时,相对于对照小鼠伤口面积的每个时间点的伤口面积百分比(每个时间点和组 n = 14)。所有值均代表 SEM ±平均值。**P < 0.01,*P < 0.05。(B) 再灌注后 2、4、6、8 和 10 天皮肤 I/R 或注射 MSCs 后的伤口照片。
慢性伤口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每年仅由糖尿病所导致的慢性伤口患者数就直达 4000 万; 美国糖尿病协会预测美国每年有900万-1200万患者有慢性伤口,平均每年花费280-970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多种干细胞已在体外和体内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应对慢性伤口的巨大潜力。通过解决标准化MSC治疗流程,确保一致性;探索联合疗法(如结合生物材料或基因治疗),提升修复效果等问题,MSC技术有望成为更可靠的慢性伤口治疗选择,并推动再生医学发展。
【注】文章内容旨在科普细胞知识,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