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2024年秋,笑笑的家长偶然间发现孩子腿上、身上莫名出现一些瘀青。起初,家长以为这些瘀青是玩耍磕碰所致,并未在意。直到家长带笑笑做常规体检时,当地医院发现笑笑的血常规多项数据异常,怀疑孩子患上了血液系统疾病。
心急如焚的家长立刻带笑笑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检查,接诊的血液肿瘤科主任徐晓军回忆道:“当时,患儿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值仅为0.3×10^9/升,远低于正常值,血红蛋白值及血小板值也很低。经骨髓穿刺和活检,最终,患儿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重型再障)。”
这个结果如同晴天霹雳,让家长难以接受——原本健康的孩子,怎么会突然患上血液病?
徐晓军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是一种少见但很严重的血液疾病,其特征是骨髓无法产生足够的血细胞,病因主要分为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获得性因素。其中,重型再障是血液科的危重症,表现为造血功能衰竭及全血细胞减少,可能引发严重感染、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治疗再障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主要包括自体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对于自体干细胞移植,首先需要通过治疗降低肿瘤负荷,然后使用药物刺激干细胞生长并进行采集。采集后,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清除骨髓,再回输自体干细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则需要供者与患者配型相合,采集供者干细胞后,患者同样需要接受治疗并回输供者干细胞。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情况,并预防感染和排斥反应。